
整体是沉重的钢铁和单色密集的小叶子。模特身上大面积的白和彩色的裙子就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1、要让照片能“说话”。好的照片是需要能说话的,让观众能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,并进行交流。这个说话不是靠解说,而是照片自己的力量。
2、按下快门前,问一下自己,为什么要按下这次快门。如果只是记录你不用考虑这个问题,但如果是想让照片成为作品,就要认真考虑,自己对自己的作品要严格一些,这个问题包括,这张照片什么地方打动了我?(特殊的色彩?特殊的情感?特殊的光影?特殊的构图?特殊的视角?),这张照片拍摄完毕之后放在一大堆作品里,能不能被第一眼看到,并多停留多看一会儿?如果没有,这次快门就可以不按。
3、去寻找“决定性瞬间”,这个概念是布列松提出的,指摄影者在某一特定的时刻,将形式、设想、构图、光线、事件等所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,把那个瞬间扑捉下来。这需要在拍摄过程中有这良好的观察、思考、整理、精炼、预判断的能力。当我们拍摄一个静物的时候,这个瞬间相对简单,所有的元素都是静止的。但一旦这个画面中进入了动态的元素,譬如位移、情绪变换、光阴变换,就使得画面增加了难度。尤其当元素复杂多样的时候,如果一堆漫天飞舞的音符,摄影师的能力就是能够在这纷乱的音符中挑选自己需要的,并在决定性瞬间把它们固定下来,形成凝固的音乐,这个瞬间,画面中的各个元素都对画面主题支持。所以要想提高自己,拍身边,就锻炼去拍动态的瞬间。
摄影构图的体会。孙过庭的《书谱》提到过:“初学分布,但求平正,既知平正,勿追险绝,既知险绝,复归平正”这个是所有艺术形式的发展规律。
陆放翁有言“汝果欲学诗,功夫在诗外”这个讲的是一个摄影师的修养。
很多摄影爱好者被优秀的作品吸引,进入了摄影这个领域。去追求看到的照片效果,去模仿各种风格,各种范儿。但也许教程看过很多,片子也拍了不少。依然在原地踏步,看不到方向。不知道从哪里突破,提高,深入。这个现象的形成原因,是把摄影当做“技”来追求造成的。

这是一张传统比例的照片框架图。我们构图所要做的,就是要把我们需要拍摄的对象放在这个框架内。新手拿起相机去面对纷繁的拍摄对象时,这是遇到的第一个障碍,如何让对象在画面里呆在最“舒适”的位置上。这是一个无尽的话题。那么,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开始,尝试用最常用的九宫格法来安排我们开始的作品。

那么这四条线的交点,就是九宫格的意义所在,我们要把画面中最想突出的重点,放在这个位置上,一般而言就是好的构图。
当然,这四个点只是一个参照,并不是意味着所有的要素都必须准确无误的放在在四个点上,临近区域都是可以的,因此,延伸一些,这个四个交点并不是具体某一个点,而是一个周边的区域。

